学院召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预答辩会 暨博物馆专硕校外指导教师聘书颁发仪式

作者:吴通编辑:李皎审签:徐志忠校审: 杨永锋 赵光国发布时间:2025-01-02访问量:

2024年12月28日,学院在西北新村校区礼堂东厅,文渊楼509、518会议室,舞蹈楼703会议室,举行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预答辩会。参加开题、预答辩会的校外专家有: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国科研究员、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研究员、甘肃省博物馆馆长班睿研究员、敦煌研究院杨富学、王东研究员、彭晓静副研究员;兰州大学郑炳林教授、杨红伟教授、魏迎春教授、张善庆教授;西北师范大学田澍教授、刘再聪教授、何玉红教授、尚季芳教授、李晓英教授、张继刚教授;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吴晓军研究员、甘肃省民族宗教研究中心华锐东智研究员。

在博物馆专业学生学位论文开题前,学院在礼堂东厅隆重举行了校外指导教师聘书颁发仪式。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建华教授,受聘专家以及学位点全体导师参加聘书颁发仪式,仪式由杨永锋院长主持。

王建华校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办学历程,并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学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王建华校长指出:在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简牍博物馆和敦煌研究院等省内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聘请了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考古文博行业专家作为校外导师,深度参与学生课堂教学、科研实践以及论文写作诸多培养环节,不仅是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而且推动了校地合作,促进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优势互补。学校借此契机,不断创新和完善研究生联合培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开题阶段,专家主要围绕论文选题的可行性、学术价值和写作提纲展开点评;在预答辩阶段,专家对学位论文中文献综述的梳理和评述,章节结构、论文创新点、行文表述、格式规范等问题进行了评审。邀请甘肃史学界诸多名家来学院参加学位论文开题和预答辩,对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