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成立于20224月。学院是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教学单位。目前,学院设置1个教研室(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研室),2个系(民族学系、社会学系),5个省部级非独立科研平台(中亚与中国西北边疆研究中心、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社会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研究咨询中心喜马拉雅区域研究中心),3个校级非独立科研平台(费孝通民族走廊研究中心、谷苞边疆研究中心、宗教中国化研究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12人,专任教师44人(教授11人、副教授19人,讲师14人)。

学院现有1个博士学位点(民族学)、5个学术硕士学位点(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社会工作)、2个本科专业(民族学、社会学)。民族学专业在2019年获批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荣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学专业于2008年获准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获准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420152016排行榜中,相继荣膺中国最佳专业,列为中国高水平专业,2019年获批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在校生935人,其中本科生670人、硕士研究生160人、博士研究生105人。

  学院拥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甘肃省四个一批文化名家1人、甘肃省拔尖人才1名、国家民委领军人才1名,甘肃省领军人才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