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为进一步学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材,提升《概论》课程的建设水平,提高《概论》课程教学质量。 3月25日,教务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工作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联合举办《概论》虚拟教研室课程教学研讨会。

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大学、新疆政法学院、新疆科技学院等10余所院校教师参会。

会上,中央民族大学的王冬丽、陈丽明老师就如何讲好《概论》课程进行了专题探讨。重点阐述了问题链式教学方法、历史观教学中的古今关系、智慧教学平台使用等内容。明确了《概论》课程教学以《概论》教材基本结论为主的授课原则,提出了将学术共识与地方性经验研究成果贯穿于《概论》课程教学全过程的具体建议。并以甲骨文的现代传播、秦人西迁历程、木兰辞与花木兰的来源等特色案例,生动展示了如何将各民族“三交”故事应用于教学设计中。

与会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广泛探讨。大家一致表示,通过虚拟教研室的平台,有助于创新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为优化课程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学能力、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水平注入新的能量。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研室主任豆娟副教授谈到,《概论》课教学应注重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而非单纯罗列史实,要从“讲事件”深化为“讲规律”,引导学生摒弃片面或错误的历史观,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工作处陈晓佳谈到,与会学者从细微处入手准确把握教材精神,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最新理论融入教学实践。下一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工作处将进一步发挥统筹协调、规划设计、督查检查等工作职能,在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推动“道中华”学习宣传推广、内容共建,深化《概论》建设等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副院长栗学钟谈到,《概论》课程教学应当注重讲道理而非进行简单的知识漫灌,课程教学要从“讲故事”上升到“讲道理”。概论课程的真正育人效果在于引导学生以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对待身边遇到的人、发生的事情,自觉抵制错误历史观,真正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者。

《概论》资深授课教师牛海桢教授分享了课程教学的注意事项。作为全新叙述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课程,教师在授课中应当避免“只见历史不见民族”“只见民族不见个人”“只见个人不见‘三交’”“只见‘三交’不见理论”的片面叙述方式,每一讲都要精心准备,正确取舍,多学科结合、全方位展示《概论》课程的价值与魅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党委书记努妮莎向与会学者的学术支持表示感谢。并强调,本次研讨会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将虚拟教研室打造成为推动各类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将《概论》课程打造成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金课程。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旨在深化授课教师对《概论》教材的理解,创新《概论》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切实发挥《概论》虚拟教研室的作用,推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


上一篇:学院《概论》课教师在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骨干教师业务培训班上授课

下一篇:学院召开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议—— 以教育家精神筑牢育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