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贡保草 1971年生,甘肃省夏河县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获西北民大文学学士学位; 2001年,获西北民大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迄今为止,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30多篇,出版专著3部,民族学影片1部,主持国家民委、高校科研项目、参与国家社科等8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本人承担本硕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民族艺术专题等课程。
电子邮箱:595534187@qq.com
主要研究领域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及民族高等教育。
学术著作:
[1]《民族社会学论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2]《拉卜楞“塔哇”的社会文化变迁》,民族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3]《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甘肃科技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
主要主持项目:
[1] 国家民委项目“藏族女性与社区发展研究”
[2] 高校教改项目“研究生有效教学行为模式的探索”“新形势下民族高等院校毕业论文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获奖情况:
[1]民族学影视片《卡加六部落藏族妇女头饰》获兰州大学2002年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影视片优秀奖;
[2]《拉卜楞“塔哇”的社会文化变迁》获2010年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三等奖;
[3]《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获2014年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三等奖。
代表性论文:
[1]《强化跨文化教学是民族高等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甘肃政协》2023年6月第3期。
[2]《研究生有效教学行为模式的探索》.《西北民大学报》第2期,2017年3月。
[3]《30年来藏族女性研究概略》.《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4]《拉卜楞藏族女性头饰研究》.《西藏研究》2004年第4期;
[5]《西部民族地区环境资源型产业扶贫模式研究》.《西北民大学报》2010第3期。
[6]《敦煌第365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