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2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孙颖新在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新村校区,开展题为“西夏文编译本的研究方法”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院长扎西当知教授主持,中国语言文学学部、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等单位 70 余位师生线上线下同步聆听。
孙颖新以《天地八阳神咒经》西夏文编译本为核心案例,揭示这部源自汉文本的经典在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独特轨迹。借助1963年、1977年、1999年三部西夏文佛典目录梳理文献,通过藏式术语、题记等判断文献来源,关注西夏文通假现象破解解读难题。她强调,西夏文文献中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文本特征,正是各民族共享信仰、共同书写文化的直接实证。呼吁大家结合藏语优势进一步挖掘文本价值。
扎西当知在总结中强调,孙颖新研究员的讲座以微观文献研究为切口,生动展现了历史上河西地区各民族在文化认同与信仰传承中的接力与融合。西夏文编译本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载体,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历史长河中自然生长的鲜活见证,为当代深化民族文化交融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