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论文题目 | 第一作者 | 发表时间 | 发表刊物/论文集 |
1 | “周道”:三千多年前的“高速公路” | 周松 | 2025-06-20 | 中国民族报 |
2 | 我们的端午节,何以传承千年、流行周边国家? | 周松 | 2025-05-30 | 道中华 |
3 | “基建狂魔”的基因密码,就藏在3000年前的高速公路里 | 周松 | 2025-04-10 | 道中华 |
4 | “世笃忠诚”——明代“大一统”格局中的甘肃治理 | 周松 | 2025-04-07 | 学习强国·中国民族报 |
5 | གྲོ་ཚང་རྡོ་རྗེ་འཆང་གི་ལྡེབས་རིས་གཞིར་བཟུང་ནས་དཔྱད་པ། | 刘凡 | 2025-03-15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藏文) |
6 | 当“中原阿舅”遇上“西域外甥” | 周松 | 2025-01-16 | 道中华 |
7 | A Study of Female Psychology and Gender Roles in Gesar Hor-Ling Battle | 王国明 | 2024-12-07 | Psychological Reports |
8 | 宗教中国化视阈下隆务河流域求子礼仪世俗化背景研究 | 完得冷智 | 2024-09-15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藏文版 |
9 | 敦煌古藏文占卜文书的研究综述及其新趋势 | 扎西当知 | 2024-08-25 | 中国藏学 |
10 | 社会性别视阈下的女性形象探析—以《霍岭大战》为例 | 王国明 | 2024-08-25 | 西藏研究 |
11 | 伊朗文坛巨匠与中国 的情缘 | 马少卿 | 2024-08-13 | 道中华 |
12 | 从“五伦”到“五典”: 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马少卿 | 2024-07-25 | 道中华 |
13 |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 刘凡 | 2024-07-15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4 | 吐蕃时期古藏文占卜文书的存量调查及其分类 | 扎西当知 | 2024-06-15 | 敦煌学辑刊 |
15 | 老龄事业推进中退休职工健康保障实践路径探析——基于兰州W厂退休职工的田野调查 | 刘凡 | 2024-05-15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6 | 武威吐谷浑历史文化值得深入挖掘与研究 | 尹伟先 | 2024-05-01 | 武威吐谷浑文化的历史书写 |
17 | 皇室记忆及文化认同 ——木雅 · 绛央扎巴自传研究之一 | 才让 | 2024-04-25 | 中国藏学 |
18 | 全面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逻辑 | 周松 | 2024-03-20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 扎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尹伟先 | 2024-02-01 | 社科纵横 |
20 | 从史诗《格萨尔·诞生篇》管窥藏族的疾病观念 | 周毛先 | 2023-12-25 | 西藏研究 |
21 | 符号与认同:涉藏地区的文化共享与族际互动—基于青海贵德的田野调查 | 看本加 | 2023-12-15 | 西北民族研究 |
22 | 历史记忆与神圣性的建构: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才吉仪式研究 | 看本加 | 2023-11-30 | 宗教学研究 |
23 | 多民族文化交流与交融视野下的蒙古《格斯尔》名物词汇研究—以北京木刻本 《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为中心 | 董晓荣 | 2023-11-20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4 | 明洪武朝沙州史新探 | 周松 | 2023-11-15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
25 | 敦煌古藏文占卜文书P.T.1047号再译 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 扎西当知 | 2023-09-15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6 | S.389《肃州防戍都状》文本研究 | 敖特根 | 2023-09-01 | 敦煌学辑刊 |
27 | 从法成的译经题记 看其族属 | 才让 | 2023-08-01 | 民族史文丛(第2辑) |
28 | 南宋泉州海外贸易崛起中的中央地方互动关系 | 纳巨峰 | 2023-07-25 | 闽江学院学报 |
29 | 翻译与民族交流:敦煌、吐鲁番与哈喇浩特 出土蒙古文翻译文献 | 敖特根 | 2023-07-01 | 面壁穷经一甲子:施萍婷先生敦煌研究六十年纪念文集 |
30 | 《第巴法王传》所载明末蒙藏民族关系史事考述 | 才让 | 2023-06-25 | 中国藏学 |
31 | 藏文化环境中回族民族身份的传承 | 鲁顺元 | 2023-04-01 | 多学科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研究 |
32 | 宁玛派觉姆的修行实践—以甘南曲宗宁玛寺为例 | 刘凡 | 2023-04-01 | 《宗教人类学》(第九辑) |
33 | 敦煌藏文写卷P.T.903号解析 | 杨本加 | 2023-02-15 | 敦煌古藏文佛典文献研究论文集 |
34 | 清代对长城的修缮 | 尹伟先 | 2022-12-30 | 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35 | 他者眼中明代河西走廊的物产与城市 | 周松 | 2022-12-28 | 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36 | The localization of Islamic art | 马少卿 | 2022-12-27 | ВЕСТНИК КЫРГЫЗСКОГО НАЦИОНАЛЬ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
37 | 丝绸之路与“路书”— 以《邬坚巴传》为中心的讨论 | 看本加 | 2022-12-01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38 | A Mongolian Printed Fragment of Bodhicaryavatara from Dunhuang | 敖特根 | 2022-12-01 | Aspects of Mongolian Buddhism 3: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
39 | 北京木刻本《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中的“大札萨”、“札日忽齐”、“塔岳(达右)”考 | 董晓荣 | 2022-12-01 | 内蒙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40 | 《明太祖实录》沙州屯田事勘误 | 周松 | 2022-11-15 | 历史档案 |
41 | 降伏人间妖魔的格萨尔王:从说唱相传到千万字书卷的藏族史诗 | 王国明 | 2022-11-09 | 道中华 |
42 | 北京木刻本《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中的“鄂托克”与“兀鲁思”考 | 董晓荣 | 2022-06-09 | 西藏研究 |
43 | (论文集文章)神箭崇拜与土族《格萨尔》中的“尼玛卓娃” | 王国明 | 2022-06-01 | 史面与诗面 |
44 | 物、法器与神灵:藏传佛教中的普巴研究 | 看本加 | 2022-06-01 | 宗教学研究 |
45 | 中华民族认知的四个维度 | 完得冷智 | 2022-03-15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
46 | 从北京木刻本《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中的 丧葬习俗看蒙藏文化交流与融合 | 董晓荣 | 2021-12-25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47 | 宗教学视阈下聂赤赞普时期的苯教文化传承研究 | 完得冷智 | 2021-12-15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藏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48 | 藏传佛教普巴的历史与崇拜仪式研究 | 看本加 | 2021-12-10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49 | 帝师名号在西藏的使用和含义变化之探析 | 才让 | 2021-12-01 | 中国藏学(藏文版) |
50 | གེ་སར་སྒྲུང་ལ་ཉན་རྒྱུར་འཛེམ་པ་ནས་ གེ་སར་ལྷ་རུ་བཀུར་བའི་བར། —རེབ་གོང་སྒོ་དམར་སྡེ་བའི་གེ་སར་དད་མོས་དང་མོས་མཐུན་ཐད་ཀྱི་འཕོ་འགྱུར་ལ་དཔྱད་པ། | 周毛先 | 2021-11-18 | 格萨尔学刊2020 |
51 | (论文集文章)传播与地方化:北京木刻本《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中的物质文化词汇与蒙藏文化交流与融合 | 董晓荣 | 2021-11-01 | 格萨尔学刊(2020) |
52 | 从北京木刻本《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中的宗教教词汇看蒙藏文化交流与融合 | 董晓荣 | 2021-09-30 | 西藏研究 |
53 | 热贡多民族聚居区史诗文化搜集和整理之艺人研究 | 完得冷智 | 2021-09-10 | 青海社会科学(藏文版) |
54 | 吐蕃时期《维摩诘所说经》汉藏译本对比 | 杨本加 | 2021-06-30 | 藏学学刊 |
55 | 灾难无情人有情 民族有别爱无别 | 刘凡 | 2021-06-16 | 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实录(三):四海同风 |
56 | 青海省贵德县的民族互嵌式社区 | 刘凡 | 2021-06-16 |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录(三):四海同风 |
57 | 佛、道共融:热贡地区“的肖康” 仪式及其社会功能 | 周毛先 | 2021-06-06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58 | 敦煌、吐鲁番和哈喇浩特出土的蒙古文翻译文献 | 敖特根 | 2021-06-01 | 民族古籍与格斯尔 |
59 | 名物词汇对格萨尔学的研究价值 | 董晓荣 | 2021-05-31 | 中国社会科学报 |
60 | 清代西宁县维吾尔族人社会生活研究-- 以《皇清职贡图》为中心的讨论 | 尹伟先 | 2021-05-15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61 | 延续寿命法:《尊胜陀罗尼》吐蕃译本与流传 | 才让 | 2021-04-01 | 敦煌研究 |
62 | གཉའ་ཁྲི་བཙན་པོ་དང་གེ་སར་རྒྱལ་པོ་གཉིས་གནམ་གྱི་ལྷ་ལས་བྱོན་ཚུལ་ལ་དཔྱད་པ། | 完得冷智 | 2021-04-01 | 第三届珠峰论坛文集 |
63 | 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视角审视 | 王国明 | 2021-03-19 | 中国民族学 |
64 | (论文集文章)抢救一个民族的记忆:土族《格萨尔》及其传承人王永福 | 王国明 | 2021-03-10 | 国故融新知——格萨尔史诗学术70年 |
65 | 四世班禅生平及 与四世达赖、五世达赖之关系 | 才让 | 2021-02-20 | 故宫博物院院刊 |
66 | “羌姆”法舞的渊源问题再思考— 以苯教“赛玛格羌姆”为例 | 完得冷智 | 2021-02-01 |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
67 | 八思巴《彰所知论》中古蒙古语译本 | 敖特根 | 2020-11-30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蒙古文版) |
68 | 16-17世紀间萨迦派人物传记提要——藏文历史著作总目提要之三 | 才让 | 2020-11-15 | 中国藏学 |
69 | 惠斯陶勒盖碑铭的历史背景 | 敖特根 | 2020-11-01 | 丝路文明 |
70 | 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思想在伦理层面的对话 | 马少卿 | 2020-11-01 | 中国宗教 |
71 | We” and “They”: On Gesar Culture and Ethnic Boundaries of Rebgong Khre-Tse Sde-Bzhi | 周毛先 | 2020-10-22 |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
72 | 藏族民间故事《尸语》的词汇及内容计量解析 | 多杰卓玛 | 2020-10-20 | 西藏研究 |
73 | 惠斯陶勒盖碑文与回鹘的崛起 | 敖特根 | 2020-09-01 | 敦煌学辑刊 |
74 | 传播与融合:布里亚特蒙古《阿拜格斯尔》中所体现的宗教文化 | 董晓荣 | 2020-08-25 | 西藏研究 |
75 | 吐蕃末代赞普达磨 名号考 | 扎西当知 | 2020-08-15 | 中国藏学 |
76 | 深化青海区域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形势与建议 | 鲁顺元 | 2020-06-28 | 《青海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77 | 嘉峪关变迁与明代交通地理之关系 | 周松 | 2020-06-25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78 | 清代《西域图志》研究的价值 | 尹伟先 | 2020-06-10 | 清代《西域图志》研究 |
79 | 《速勒合儿乃传》研究概论 | 敖特根 | 2020-05-15 | 《蒙古学问题与争论》 |
80 | 头发宴:青海贵德藏族女孩成人仪式研究 | 看本加 | 2020-05-10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81 | 疾病认知与应对的调适路径探析——甘南那吾镇妇女的多元医疗实践 | 刘凡 | 2020-04-15 | 西北民族研究 |
82 | 《察哈尔格西•罗桑楚臣传》的写作体例及清代蒙藏文化交流 | 董晓荣 | 2020-04-15 | 满学论丛 |
83 | 土族祭神风俗和生活风俗在土族《格萨尔》中的引证 | 王国明 | 2020-03-15 | 格萨尔学刊 |
84 | 蒙古地区格斯尔信仰的传播特点及功能 | 董晓荣 | 2020-03-15 | 格萨尔学刊 |
85 | 15世纪萨迦派人物传记提要 | 才让 | 2020-02-15 | 中国藏学 |
86 | A Mongolian Printed Fragment of Bodhicaryâvatâra from Dunhuang | 敖特根 | 2019-12-11 | 中国藏学 |
87 | 有关人类学藏族文化研究综述 | 看本加 | 2019-12-10 | 青海社会科学(藏文) |
88 |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藏传佛教研究回顾—基于藏文期刊论文为中心的讨论 | 看本加 | 2019-12-04 | 宗教学研究 |
89 | P.T.528号《多闻子献供仪轨密咒等》第一部分之译解 | 才让 | 2019-12-01 | 敦煌学辑刊 |
90 | 礼物范式下的藏族插箭仪式解析 | 看本加 | 2019-11-13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91 | 阿尔寨石窟第31窟六道轮回图与蒙古族丧葬习俗研究 | 董晓荣 | 2019-10-25 | 青藏高原论坛 |
92 | 236分-俄氏世系谱中的吐蕃史料考辩 | 才让 | 2019-09-01 | 民族史论丛 |
93 | 《慧斯陶鲁盖碑文》研究四篇 | 敖特根 | 2019-08-05 |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 |
94 | 回鹘、畏兀儿在凉州的活动探析 | 尹伟先 | 2019-08-01 | 凉州文化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95 | 从敦煌古藏文史料看吐蕃王朝灭亡的根源 | 扎西当知 | 2019-07-30 | 青海社会科学 |
96 | 甘肃舟曲多民族“婆婆信仰”民俗研究 | 尹伟先 | 2019-07-20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97 | 1782年进呈乾隆帝之回经考 | 纳巨峰 | 2019-06-30 |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
98 | 部分海外藏蒙古文文献及其目录 | 敖特根 | 2019-05-15 | 蒙古学问题与争论 |
99 | 《柱间史》对后期藏文史料的影响解析 | 扎西当知 | 2019-05-15 | 中国藏学(藏文版) |
100 | 关于惠斯陶勒盖碑文的考察与研究 | 敖特根 | 2019-03-29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蒙古文版) |
101 | 藏文“N1+G+N2”语义关系分析研究 | 多杰卓玛 | 2019-03-10 | 高原科学研究 |
102 | 126分-萨班·贡嘎坚赞在凉州的活动及其对元朝历史的影响考论 | 尹伟先 | 2019-03-01 | 纪念凉州会谈7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103 | 密宗《七羅刹母供養儀軌》舆佛教的吐蕃化 | 才让 | 2019-03-01 | 中华文史论丛 |
104 | 126分-荣耀与记忆—萨迦派贡却隆珠所作《霍尔王统附带帝师等之名录》 | 才让 | 2019-03-01 | 纪念凉州会谈7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105 | 使命与担当:强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 | 尹伟先 | 2019-02-20 | 中国社会科学报 |
106 | “炳灵寺”寺名来源考 | 才让 | 2019-02-06 |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
107 | 12-14世纪间萨迦派人物传记提要-藏文历史著作总目提要之一 | 才让 | 2019-02-01 | 中国藏学 |
108 | 《陀罗尼集》中的疑伪经— 松巴堪布的质疑与批判 | 才让 | 2019-01-07 | 西北民族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