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学生牢固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文化学院牛海桢教授于9月3日在榆中校区致善楼208教室为2024级全体硕士研究生开展主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学教育。

牛海桢老师阐释并解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的内涵与深层价值,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做些什么。并从现实意义、历史根脉、实践路径三个方面,说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他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来不是一句口号,是为了更好地引领新时代民族工作前进方向,为了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共同性与不可分割性,为了突出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牛海桢老师结合实例,号召同学们在接下来三年的学习中,跟紧时代的脚步,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仰者、模范践行者、积极传播者。引导鼓励同学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