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见非遗:走进齐家文化,研习传统治玉技术

作者:王鹏霞编辑:李皎审签:徐志忠校审: 杨永锋 赵光国发布时间:2024-12-17访问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24年12月7日,我院教师赵光国、李慧冬、任晓宇带领2024级博物馆学研究生班5位同学来到“甘肃元素”,深度体验齐家文化治玉非遗传统技艺。此行主要目的有二,一是作为《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非遗文化并提升专业水平,二是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认识齐家文化的玉文化,了解齐家文化的玉文化与中华文明特质之间的历史渊源。

齐家文化玉器数量庞大、类型丰富,已初步形成了“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的格局,为夏商周时期玉器礼制的系统化奠定了深厚基础,对中华玉文化的形成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齐家文化治玉技术非遗传承人邢财成进行了现场展示,他从玉料的选取、切割、治理孔道到整边修形的完整过程进行了系统讲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治玉工艺显示了彼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之后,师生亲自动手体验了齐家文化治玉过程中的琢、磨及钻孔等技术,体会到技艺传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非遗技艺的传承要有坚定的信心、超强的耐心和坐得住“冷板凳”的毅力。

同学们亲手触摸玉料,观察粗坯毛料经过简单工具的切、磋、琢、磨成就温润玉器的蜕变,感受着古人的独居匠心。每一道痕迹都在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令人沉浸于千年工艺的独特魅力中。

本次研习活动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了齐家文化的治玉技艺,深刻认识了齐家文化,理解了齐家玉器在整个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自觉意识,受益匪浅。师生们将以此次研学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究齐家文化及其玉器制作技艺,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