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8 日至 19 日,我校 2025 年新任教师专题培训首期线下工作坊在榆中校区穷理楼顺利开展。为期两天的培训聚焦教学创新与职业启航,围绕游戏化教学、项目式教学、课程思政、BOOPPS 教学设计及教学科研如何平衡等五大核心模块展开。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培训师团队成员联袂授课,为30 多位新教师打造了一场兼具深度、温度与宽度的沉浸式学习盛宴。
游戏化教学开篇:以 “心流” 点燃课堂活力
培训在王艺涵老师的 “知行合一,心流涌动 —— 课堂游戏化设计实战” 模块中火热启幕。“身体力行”“脚踏实地” 等趣味破冰游戏迅速打破陌生感,老师们在协作挑战与欢声笑语中,亲身体验主动学习与团队合作的魅力,现场氛围瞬间升温。
授课环节摒弃单向灌输,王老师巧妙融合王阳明 “事上磨练” 与契克森米哈赖 “心流” 理论,设计趣味十足的 “概念寻宝赛”。老师们通过多元智能任务卡自主探索,在互动中领悟 “清晰目标”“及时反馈” 等核心要点,实现 “知在行中悟”。
实战环节更是高潮迭起。各小组运用“心流教案设计画布”,10 分钟内高效完成微课设计。老师们化身 “学习引导师”,在思维碰撞中诞生诸多融合叙事、挑战与即时反馈的创意方案。展示互评环节,“是否促进知行合一?” 等灵魂拷问,引导大家从简单汇报走向深度反思,共同勾勒理想课堂蓝图。

夯实教学根基:项目思维与方法赋能
18 日下午至晚间,培训节奏紧凑且干货满满。刘舒雯老师主持的项目式教学模块,通过系统讲解与真实案例,帮助新教师掌握将学科知识转化为驱动性问题的方法,培养项目化设计思维。
苑沛霖老师带来的 BOOPPS 教学设计模块,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清晰的逻辑框架,带领老师们梳理课程设计核心要素,为后续学习筑牢方法论基础。
培训间隙,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精心准备 “乘风破浪” 定制欢迎蛋糕。老师们欢聚一堂,切蛋糕、话心得、畅未来,在温馨氛围中感受学校的关怀与学习共同体的温暖。

深植育人情怀:课程思政深度融合
19 日上午,课程思政工作室负责人李振华教授带来温暖而深刻的课程思政模块。“对你影响最深的老师?” 这一提问瞬间引发情感共鸣,唤醒大家的职业初心。
李教授高屋建瓴地阐释课程思政的建设背景、内涵及常见误区,指导老师们从多维度精准凝练育人目标与主线。随后,工作室核心成员王婷婷老师结合获奖案例示范展示,将高深理论转化为可落地的实践方案,为新教师提供极具价值的借鉴范本。
实战环节中,跨学科教师团队展开头脑风暴,合力撰写育人目标、设计思政教学方案。优秀作品分享充分展现了新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深刻理解与出色的教学设计能力。

规划职业航向:破解教研平衡难题
19 日下午,侯迪、齐燕姣老师主持的 “教学与科研平衡” 模块直击新教师职业发展痛点。通过问卷调查精准把握需求后,两位老师结合丰富经验,分享实用的时间管理策略与职业规划建议,引导大家认识到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的关系。
讨论环节气氛热烈,新教师们畅所欲言,在交流中明晰方向、缓解焦虑,对未来教学与科研双轨发展充满信心。

数智赋能课堂:AI 工具实战解锁新技能
11 月 1 日上午,第二次线下工作坊在西北新村校区文津楼 101 开启,数智化教学模块精彩上线。特邀石家庄铁道大学张增强老师带来 “AI 赋能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专题培训,带领老师们探索人工智能重塑课堂的无限可能。
张老师从认知科学出发,解读 “双通道协调” 等核心理论,提炼出 “比、例、图” 高效课堂三大妙招,助力知识形象化、概念清晰化、思维可视化。
实战环节干货十足,张老师梳理 AI 融入教学的 “五个途径”,现场指导老师们实操体验 12 款实用工具。从教学设计到视觉呈现,老师们分组尝试用工具快速生成教学案例、设计流程图、创建概念图,亲身感受 AI 从抽象概念变为提升备课效率、丰富课堂表现力的得力助手,现场俨然成为充满探索精神的 “AI 体验工坊”。
雕琢教学细节:语言与仪表全面提升
同日,李炜娜、张姚老师主持的 “高校教师课堂语言规范与教学仪表” 工作坊聚焦教学基础能力提升。两位老师引导大家深入探讨课堂语言表达及仪表的常见问题,老师们结合自身实践积极反思,共同探索优化语言逻辑、提升表达准确性及规范仪表着装的有效策略,致力于让课堂沟通更高效、更具感染力。

结语:以体验促改变,以赋能启新程
此次系列培训的价值,不仅在于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更在于推动老师们将所学转化为课堂上的 “第一改变”。教育的真谛在于既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习体验的创造者。相信满载收获的新教师们,必将在育人舞台上乘风破浪,书写教育教学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