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工程与技术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动物细胞技术创新中心
  • 中国-马来西亚国家联合实验室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 > 正文
教育部动物医学生物工程创新团队
作者:潘彩云    编辑:潘彩云     校审: 冯若飞      审签: 柏家林   哈玉梅     发布时间:2024-02-27    访问量:

    (一)团队组成

团队主体构成人员25人,其中教授7人,副高4人,其他15人,团队整体平均年龄37岁,其中博士(后)6人,回国人员4人。团队中来自西部的人员20人,占整体80%,其中少数民族10人。另外,工程中心还有客座专家6人。团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梯队,学历学术背景、职称、年龄趋于合理。流动开放人员20-30人。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团队管理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与项目责任和学科建设深度结合的管理模式。围绕学科建设,项目组建团队,实行弹性管理,集中设备和人员优势,重点攻关。着力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以竞争、流动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学科交叉融合,平台资源开放共享,建立有利于创新、交叉、开放和共享的运行机制;本着“注重业绩、统一量化、合理评价”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和鼓励制度,形成的团队发展理念为扎根西部,服务民族,瞄准前沿,协同创新。

(二)团队研究方向

1.动物细胞工程(疫苗方向):开展动物细胞悬浮驯化、生物反应器规模化悬浮培养和微载体培养平台建设、细胞代谢研究、个性化培养基设计与开发。

2.西部牧区特有动物种质资源:建立我国西部省区特有动物种质资源细胞库,为教学、科研和疫苗生产提供服务。

3.生物工程材料开发与利用:利用西部地区大量的动物脏器、软骨、跟腱、血液、皮肤等资源,研制开发小牛凝乳酶、胰蛋白酶、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微载体、凝血酶、白蛋白、脱细胞基质及无血清培养基等生化制品和生物工程材料。

4.人畜共患病研究: 开展人畜共患病流行病学调查,建立特异、灵敏的检测技术,研究其传染及致病机制,研制预防材料。

(三)团队发展目标:

通过创新团队的建设,建立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体制,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增强科研团队的凝聚力与创新能力。

1.培养一支充满活力、竞业精神强,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高的教学科研团队,团队成员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

2.建立引领行业发展的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动物细胞无血清全悬浮培养技术平台:完成生物反应器全悬浮和微载体培养动物细胞参数优化、整体工艺集成;研制与开发个性化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并完成中试生产;研制3-5种常规疫苗生物反应器生产工艺。

3.建立动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平台:完成胰蛋白酶和凝血酶中试生产。

4.建立人畜共患病防治技术平台:研究乙型脑炎、脑心肌炎、戊型肝炎等人畜共患病传染与致病机制,开发其诊断、检测试剂及疫苗制剂。

5.建立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建成原核表达、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真核表达药用蛋白的技术平台,并集成配套的纯化技术。

6.人才培养:提高青年教师和硕士研究生教育水平,做好后备人才的培养;同时,建立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培养技术培训基地,对制药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进行生物反应器动物细胞悬浮培养和微载体培养的技术培训,为加快我国生物制药企业从转瓶细胞培养向大型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的技术转型,提高国产生物药物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西北新村1号    邮编:730030
  • 西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 电话:0931-2938311 2938312    传真:0931-2938313 293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