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研究中心食品生物技术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Food Bioscience(农林科学2区Top期刊)发表了题为“Anti-osteoporosis properties and regulatory impact on gut microbiota of yak bone meal in ovariectomized osteoporotic mice”论文。该研究探究了牦牛骨粉在去卵巢骨质疏松小鼠中的抗骨质疏松特性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针对当前牦牛骨资源综合利用率偏低、潜在开发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本研究以牦牛骨粉(YB)干预去卵巢诱导骨质疏松(OP)小鼠,以评价其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结果显示:YB补充能显著改善OP小鼠的骨微结构特征,包括增加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面积百分比(Tb.Ar)及骨皮质厚度指数;同时有效抑制骨吸收抑制作用,表现为破骨细胞数量(OC)的显著降低(p<0.05)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的明显改善(p<0.05)。与此同时,YB补充还显著增加肌纤维密度和直径,减小肌束间距和肌纤维间距,改善了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的肌少症。在肠道微生态调节方面,YB能特异性提高有益菌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改善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肠道菌群紊乱;且Lactobacillus与Tb.N、Tb.Th、Tb.Ar呈正相关,与Tb.Sp呈负相关。研究从动物水平证实YB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并探究了最佳量效关系,不仅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营养干预策略,更对提升牦牛副产品附加值、促进牧区特色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团队硕士研究生周海云、副教授魏嘉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田晓静教授和张福梅副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1920230159、31920240106)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fbio.2025.10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