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同时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2025年7月22日至24日,西北民族大学“寻根羲皇故里 共铸民族同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实践团,怀揣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与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踏上了天水市的红色热土。先后赴天水大革命历史纪念馆、邓宝珊将军纪念馆、天水市工业博物馆及秦安解放纪念馆开展实践活动。
一、天水大革命历史纪念馆:追溯革命起源,感悟初心使命
7月22日,实践团走进天水大革命历史纪念馆,深入学习天水地区革命历史,感悟红色精神。在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内,珍贵文物与泛黄照片再现了五四思潮至工农运动兴起的革命岁月,展区内陈列着抗战时期各民族同胞并肩作战的影像与实物,生动再现了天水地区革命先辈在不同历史时期为理想信念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成员们也被先辈坚守信仰、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打动。
图 1 实践团成员在天水大革命纪念馆合影 兰志强/摄
二、邓宝珊将军纪念馆:领略爱国情怀,传承英雄精神
7月23日上午,实践团走进邓宝珊将军纪念馆,深入学习邓宝珊将军爱国爱民、团结各民族的历史。活动期间,讲解员详述了邓宝珊将军的生平事迹。将军始终秉持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的信念。他曾率部与八路军协同,成功阻击了日军西进。

图 2 讲解员为实践团进行石碑讲解 王嘉乾/摄
三、天水市工业博物馆:感悟奋斗伟力,激发挺膺担当
7月23日下午,实践团一行来到天水市工业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不仅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工业发展轨迹,更是一座熔铸了红色革命精神与艰苦奋斗基因的殿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党中央作出三线建设决策,天水凭地理优势成为重要一环。重要企业从各地迁此,让天水跃升为西部重要工业基地,为国防事业贡献巨大。三线建设者的红色基因和他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也使成员们记忆犹新。天水工业博物馆的奋斗史诗,也将永远激励青年前行。

图 4 实践团合影 兰志强/摄
四、秦安解放纪念馆:铭记解放历程,传承红色基因
7月24日,带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实践团来到了秦安解放纪念馆。这座纪念馆记录了为实现全面解放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实践团通过解码革命历史中的民族团结密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青春动能。

图 5 实践团在纪念馆合影 兰志强/摄
这座纪念馆以红 25 军长征、解放战争及解放秦安为主线,生动诠释了红 25 军长征的艰难困苦与先辈的不畏牺牲精神。此次活动,既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新征程的起点,斑驳的革命文物与光荣的革命事迹交相辉映,时时刻刻提醒着新时代青年要铭记历史,发扬红色精神,为祖国繁荣奋斗终身。

图 6 讲解员为成员们讲解战时书信 王嘉乾/摄
红色精神永传承,青春奋进正当时。实践团成员们将以此次学习实践为新的起点,以青春之名,立奋斗之志,把红色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挑重担,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