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弘扬教育家精神|吴忠铁:身体力行育英才 不忘初心担使命

             作者:王丹丹    编辑:郎文星     校审: 马广临 董化琪 审签: 董化琪      发布时间:2024-10-15    访问量:

吴忠铁,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系系主任兼专业负责人,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专业负责人,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建筑工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工程结构减隔震控制理论和隔震装置设计及装配式建筑等研究。曾获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甘肃省“园丁奖”优秀教师、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西北民族大学教学名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名师和青年教师成才奖,入选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计划青年学者和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计划。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甘肃省科技专家,兼任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理事会理事,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国际学术交流部委员、副秘书长,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改造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西部土木工程减震隔震行业技术中心委员。


坚持教学为本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吴忠铁老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主讲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结构力学与弹性力学课程和研究生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中,吴忠铁老师注重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他先后完成了结构力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开展了弹性力学可视化和参与式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深受学生喜爱。

近年来,吴忠铁老师先后主持或参与了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省级一流课程1项,校级教改项目10余项,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获授权教学专利1项。

吴忠铁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作品制作


吴忠铁老师坚持专业能力和素质教育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了土木工程专业“教—研—赛”三位一体式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相关研究成果获西北民族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他将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与学科竞赛相结合,推进赛教融合、研教融合。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0余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10余项,包括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2项;获得“互联网+”银奖等省级奖20余项,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国家级6项和省级2项。国家级奖项学生获奖人数累计超过50人次,省级奖项学生获奖人数累计超过80人次。

吴忠铁老师积极推进研教融合,以科研项目为依托,鼓励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利用任务驱动和兴趣引导等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人数累计50人次以上。近年来指导本科生创新项目9项,指导硕士研究生6人。

注重科学研究 坚持自身能力提升

吴忠铁老师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育人先育己”的理念。他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结合甘肃等西部高烈度地区的地域特点,将装配式建筑与减隔震技术相结合,主要研究和解决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点薄弱和隔震结构隔震层与橡胶支座施工困难、施工质量差等关键问题,有效提高了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

吴忠铁老师开展装配式结构体系振动台试验


近年来,吴忠铁老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完成甘肃省地方标准1部。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批专利2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建筑建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技贡献奖1项。

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全力服务地方发展

吴忠铁老师发挥个人科研专长,结合高校学科专业特色,针对甘南藏族自治州等民族地区混合结构民居建筑的抗震能力不足等问题进行调研,并完成了相关调研报告和咨政报告。

吴忠铁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甘南村镇建筑调研


从教10余年来,吴忠铁老师始终坚守教育一线。他说:“教师是一份崇高的职业,我将用满腔热忱投身我热爱的教育事业,竭尽所能培养堪当时代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