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登录外国语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简介
李延林副教授
作者:李延林    编辑:袁嘉     校审: 马佳 豆存祥 审签: 豆存祥      发布时间:2022-10-14    访问量:

李延林副教授

李延林(1963.10~   ),生于甘肃兰州。198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后在甘肃教育学院外语系任教,曾任系教工支部书记、系党总支委员, 19921月获得讲师任职资格,被聘为讲师。1993年调入西北民族学院,曾任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院党总支委员,教工支部书记。20073月被学校聘为副教授(聘期三年),20098月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现为西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应用语言学研究室主任。19881989年在华中师范大学助教班进修; 19971998年受中英教育合作项目TCTCOUNTER讲学金资助在英国利兹大学教育系攻读硕士学位,获英语教育硕士学位。19975月,项目《运用和发展交际教学法创立西北少数民族中学英语师资培养教学体系》获得甘肃省政府颁发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5)20018月,项目《西北少数民族英语师资培养和培训教学体系的扩展与延伸》获得甘肃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颁发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5)。2001, 2002, 2003年获得西北民族学院成才奖美国利众基金优秀教师奖。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言测试与评估。公开发表英语专业论文40;参编教育部、国家民委规划教材<<大学英语听说教材>>(二、四册)

 

获奖情况

 

19975月,项目《运用和发展交际教学法创立西北少数民族中学英语师资培养教学体系》获得甘肃省政府颁发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5)

20018月,项目《西北少数民族英语师资培养和培训教学体系的扩展与延伸》获得甘肃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颁发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5);

2001, 2002, 2003年获得西北民族学院成才奖美国利众基金优秀教师奖。

 

学术成果目录

 

论文题目

发表刊物名称及时间

英语专业课堂研究中问卷调查表的效度、信度及可操作性

本科英语专业论文写作中影响确定研究题目的三大因素

英语专业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如何‘写’出自己的观点

论英语测试的效度—信度关系和难度/区分度

On the reliability of subjective tests

On the validity of cloze tests

浅谈交际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的理论框架及几个关系

How important is new textbook for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ELT?

On Poetry: Features and Connections with Art.

What factors to consider with regard to the validation of a language   test?

大学本科英语专业学生素质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三人合作排名第一)

To What Extent Is Pressure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Language   Learning?

David Gascoyne (1916)的小诗来看他的英语诗歌写作特点

关于英语同义词和反义词语义分类及特点

关于英语主谓一致关系

语言师资教育、教学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Principles and Teacher Flexibility

探寻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及文化能力 (二人合作排名第一)

The Role of Linguistic Input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语言—文学—文化的互为载体关系与“比较文学”研究

The Contrastive Study of Teacher Roles and ES/FL Classroom Activities

Fundamental Involvements of Skilled Readingin the ES/FL Classroom

Components of and Factors Affecting Motivation in ELT

Testing Writing Skills in the ES/FL Context

情态英语情态动词的“预测性和可能性”意义及其“度”

To what extent can the knowledge of lexis and semantics help the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of vocabulary?

The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use of metaphors and idioms in vocabulary   teach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二人合作排名第一)

To what degree does motivation impose an impact on achievement in   language learning?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plenary approaches to the management of   large classes of English.

三维立体互动教学模式.

Principled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Testing.

To what extent is speaker-planning important for the teaching of oral   skills?

英语话语准备策略对于口语教学活动的影响.

On the reliability of subjective tests.

Essential considerations of designing writing tests in the ES/FL   classroom.

To What Extent Is Teacher Role Important for Learner-learner Interaction?

论‘焦虑’的心理学意义和外语学习意义.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Seven Perspectives Revisited.

‘桂冠’诗人Philip Larkin及其《欲望》

认识文化:特点、分类、发展及其对于语言教学的启示.

Looking back to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二人合作排名第一)

汉英广告用语中的修辞特点(二人合作排名第一)

Teaching writing: from process to product

《大学英语听说教材》(二册学生用书及教师用书)参编

《大学英语听说教材》(四册学生用书及教师用书)参编并副主编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2009年第1

 

教师教育科研. 2009年第2

 

科学教育家. 2008年第10

跨世纪. 2008年第16卷第8

 

2002.中国大地出版社<<语言与交际研究>>

In 袁锡兴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论文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

2002.兰州.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增刊

In 王扬汉英语言文学研究().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

 

In王扬汉英语言文学研究().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

 

In王扬汉英语言文学研究().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

当代素质教育杂志, 2003.(创刊号)

 

In袁锡兴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增刊), 2003

 

中华教育学刊, 2003.10

中华教育学刊, 2003.11

中华教育学刊, 2003.12

 

中华教育学刊, 2004.1

 

中华教育学刊, 2004.3

 

中华教育学刊, 2004.4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年第6

 

中华教育学刊, 2004.6

 

中华教育学刊, 2004.8

中华教育学刊, 2004.9

中华教育学刊, 2004.10

 

In袁锡兴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专辑). 1998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专辑). 19981/2

 

In 刘东海高校学术论坛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In 李闻海语言教学与文化研究().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0

 

西北民族大学《教学与研究》2000

王扬语言文化交际(). 华文出版社. 2001

 

In 张震宇、曹久平汉英语言文化研究. 2000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增刊). 2001

 

In 王扬语言与交际研究().

 

中华教育学刊, 2004.12

 

中华教育学刊, 2005.1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5.1

 

中华教育学刊, 2005.12

 

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2005.12

 

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2006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增刊)1997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专辑). 1995

 

In 第三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1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7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1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西北新村1号    邮编:730030    中国语言文学学部版权所有
  • 陇ICP备17000647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