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9:00-17:00,由外国语学院主办、主题为“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学融合之路”的新时代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设计研讨会在文津楼二楼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效地融入外语教学,分享成功经验和案例,从而提高外语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教学能力,推动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学校教务处处长李国剑、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豆存祥、院长马纳琴、副院长马和斌、副院长姜学龙、杰出校友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刘毓容以及外国语学院各专业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豆存祥书记主持。
会议伊始,教务处处长李国剑教授致开幕辞,他指出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外语课程不仅仅是传授语言技能的平台,更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希望通过研讨会,共同探讨如何在外语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践行课程思政的理念,书写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新篇章,真正实现“守正创新,启智润心”的教育目标,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会上,刘毓容副教授受邀进行了“以课赛融合模式提升育人实效——《英语演讲》课程为例”的主旨报告,展示了专业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了育人实效,为其他外语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学院各系(教研室)教师也纷纷进行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分享。郭思含老师通过对自己参加过的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所涉及的课程实例进行回顾、分析;对课程教学思路进行梳理、总结,并对于课程思政如何有效地融入外语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初明磊老师以《基础俄语4》第九课《探索太空》为例,分享包含教学目标、思政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反思四大模块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马莹老师以2023年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获奖设计为例,从教学思路、思政设计和收获感悟三个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的相关政策、根本要求、育人理念和教学方法。汤琳琳老师以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为基础,介绍了大赛的赛制,如何以团队形式参加比赛,以及教学设计方案的撰写注意事项。栗晨老师分享了自己从三次比赛的经历中总结出课程思政设计的三个视角: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宏观视角”、紧抓校本特色及学院人才培养方向的“中观视角”、以及深入学情、以爱育人的“微观视角”,建议老师们只有用心观察,才能为学生们呈现有用、有益的课程思政课堂。李丽艳老师以“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视听说组参赛课例”为题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妥滨老师以《阿拉伯语读写》课程为例,在实践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解释讨论当代中国智慧元素,鼓励和帮助学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在全球大背景下深入分析当代中国丰富多彩的改革开放实践,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马丽娜老师以《阿拉伯语演讲》课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单元为例,从课前导入、演讲技巧、演讲实践和主课文、复习过程等四个部分为我们展示了完整的思政教学设计。
之后校友刘毓容副教授又以其丰富教学比赛经验,为学院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为学院老师今后的教学比赛提供了新的经验借鉴。
会议最后,马纳琴院长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研讨会既有理论的深度探讨,又有实践的鲜活展示,充分体现了外国语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上的决心和成效。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守正创新、启智润心”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本,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高校外语课程思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