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
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2025年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健康传播国际论坛”将于 2025年9月在甘肃兰州举办。
本届年会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指引下,以“交融与共生:面向数智时代的健康传播理念、实践与创新”为主题,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号召。会议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浪潮下健康传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变革,探索数字化手段如何助力健康知识普及、健康行为促进等健康中国建设核心任务。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会议将立足中国健康传播实践,探讨如何通过跨学科、跨文化、跨区域的对话,构建数智时代更具包容性与可持续性的健康传播生态。通过连接学术研究、行业实践与政策设计,本次会议旨在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传播学智慧,同时推动健康传播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实现全球健康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一、会议主题
交融与共生:面向数智时代的健康传播理念、实践与创新
二、征稿专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议题):
1. 人工智能技术与健康传播
本主题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助力健康信息的精准推送、提升健康教育的个性化与互动性,以及应对技术应用中的算法偏见治理、数字鸿沟弥合、隐私保护等伦理挑战,通过跨学科交流,推动健康传播的创新发展,为公众健康赋能。
2.健康传播的数据隐私与伦理
本主题围绕医疗数据采集、算法偏见、用户知情权等问题展开,探讨智能时代健康信息使用与保护的平衡机制,反思技术工具理性与人文伦理的冲突,为构建可信、安全、透明的健康数据生态提供理论支撑。
3.健康传播理论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本主题聚焦健康传播理论的主体性建构。通过提炼中医智慧、基层公共卫生经验及社会治理模式,探索融通中华文明特质与全球学术话语的理论创新路径,推动知识生产从“移植应用”向“内生创造”转型,助力中国健康传播范式突破。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传播策略
本主题结合案例研究,探讨风险沟通的动态模型、谣言治理机制及多主体协作网络,剖析公众信任重建、情绪疏导与科学传播的耦合关系,为完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韧性传播体系提供实践参照。
5.健康传播与基层社会治理
本主题关注社区健康促进、老龄友好服务、乡村振兴中的健康叙事等议题,研究网格化传播、数字化工具与居民健康素养的互动逻辑,探索健康传播嵌入基层共治的创新模式,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最后一公里落地。
6.智慧化、数字化医疗体系与健康传播
本主题聚焦智慧医疗生态中信息不对称的消解路径,讨论医患关系重构、健康知识共享机制及数字包容性挑战,揭示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的融合可能,为医疗健康服务的普惠化发展提供跨学科视角。
7.中医药健康传播的跨文化策略研究
本主题围绕中医药文化符号的全球传播、中西医话语体系对话机制、海外受众认知模型等议题,探索融通传统智慧与现代传播范式的跨文化策略,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8.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健康传播议题
本主题关注传染病联防联控、传统医学知识共享、健康扶贫协作等议题,分析跨境健康传播中的文化摩擦、数字鸿沟与地缘政治影响,探索“健康丝绸之路”框架下的区域叙事共同体构建路径,深化文明互鉴与健康治理协同。
9.健康领域跨专业对话的相关研究
本主题集结医学、社会学、数据科学等领域学者,探讨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实践路径,研究人机协同决策、健康社会决定因素量化模型等前沿方向,推动建立“问题导向-证据生产-行动转化”的跨学科研究范式。
10. 其它与健康传播研究相关的重要议题(如健康教育、控烟、健康风险沟通、医疗机构品牌管理等)
三、圆桌讨论、工作坊及相关实践活动主题征集
本届年会设立跨学科圆桌论坛,特邀临床医学专家、AI技术专家、健康传播学者对话,构建“文+医+工”协同创新体系,重点探讨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健康传播研究的理论重构与方法论创新,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范式生成。与会专家将围绕健康科普实践范式、医患沟通效能提升、循证医学传播路径等核心议题,探讨学科壁垒的破解之道,共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形成兼具科学严谨性与传播有效性的健康促进模式,为全民健康素养提升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方案。
现面向学界业界同仁广泛征集本届年会的圆桌讨论、工作坊及相关实践活动主题,具体议题待主办方审核之后正式发布,诚邀学界业界同仁共谋发展,以跨界思维谱写健康传播新篇章。同时,欢迎各参会单位提供健康传播的相关书籍,主办方将届时布置展台展示,供参会者取阅。
四、会议时间
2025年9月12日(星期五)-14日(星期日)
五、会议地点
兰州·西北民族大学
六、征文要求
1. 请投稿者于2025年7月30日(北京时间)之前将论文全文(未正式发表)提交至邮箱:jkcb2025@163.com;具体要求如下:
(1)中文全文(APA 7th 格式,8000-10000字为佳,含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省部级及重要基金项目需注明项目名称、编号,论文以课题组署名须注明课题组主要成员姓名及工作单位);
(2)英文全文(要求同上,8000英文单词为佳);
(3)论文格式方面,中文论文参考《新闻与传播研究》投稿要求的格式,要求论点明确,图片、表格嵌入文中。英文论文参考APA第七版格式。字体要求为宋体,小四号,英文Times New Roman;
(4)来稿请注明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件、电话等信息。论文以电子邮件形式提交,请自留论文底稿,恕不退稿。邮件标题应包含作者姓名、分主题编号与论文标题(“张三-9-老年人群健康信息回避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录用通知公布时间:8月中旬。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申亚萍老师,电话:15117021728
联系邮箱:jkcb2025@163.com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新闻传播学院
邮编:730124
在多学科融合视角下,本届年会向人文、社科、医学等学界业界开放学术论文投稿,诚邀海内外学者踊跃投稿、拨冗与会,共同探讨数智时代的健康传播理念、实践与创新。
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02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