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上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传播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胡翼青教授应邀做客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历史、现状及其社会后果》为题作专题学术分享。本次讲座由我院马小龙副教授主持,学院部分教师与全体研究生共百余人参与交流。

胡翼青教授以技术哲学视角切入,系统阐释了人类技术发展的三阶段跃迁——从工具时代到机器时代,最终迈向智能时代的深层技术逻辑。他特别指出,技术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介质,已渗透到社会肌理的每个维度,甚至人际传播本身亦成为技术化的实践过程。通过身份证编码解码的生动类比,胡翼青教授揭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语言生成机制。他强调,大模型通过"数据喂养-算法迭代-预测优化"的闭环路径实现智能进化,其本质是概率统计与深度学习的协同演化。
本次讲座为学院师生提供了理解生成式AI的技术哲学框架,打破了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单纯作为技术工具的传统认知,从媒介本体论的视角表达了对人工智能所引发社会后果的深刻哲学批判与哲学反思。现场师生围绕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及其影响与胡翼青教授热烈互动,既有学术对话又形成了思想碰撞。本次讲座是学院“智能时代的传播重构与反思系列”讲座的首场,从技术哲学的视角深化了理解生成式AI的认知维度,并为后续系列讲座探索技术与人的关系开启了更具思辨张力的讨论空间。
本系列讲座同时被纳入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兰山论坛”系列讲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