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发布的“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强势上榜,位列全国第31位,总分351分,成功跻身全国前20%。这一排名结果彰显西北民族大学在中国语言文学领域的持续积淀,也集中体现出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整体实力。
权威排名体系,彰显专业公信力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是当前国内高等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学科评价体系之一。2024年排名共覆盖94个一级学科,评估对象为全国486所高校的4924个学科点,仅发布各学科前50%的高校名单。本年度排名首次采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为分类依据,评价标准更加严谨规范。排名指标体系围绕人才培养、平台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高端人才五大类别,设有18个二级指标、70余项观测变量,全面衡量学科在资源占有、成果贡献和学术影响方面的综合竞争力。所有数据均来自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国内外权威数据库,确保排名结果的客观公正与学术可信度。

图片来自软科官网:https://www.shanghairanking.cn/rankings/bcsr/2024/0501
坚实学科根基,精准对标五类指标
在本轮排名中,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在五大核心指标中均有良好表现。人才培养方面,建有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1门、省级精品视频课程14门,奠定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平台项目建设突出,建成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验教学中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三大史诗”研究基地等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平台,形成多维协同的科研平台布局。成果获奖方面,出版学术专著140余部、教材50余部,获得教育部及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彰显学术成果转化的综合能力。学术论文方面,累计发表论文近1000篇,其中CS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超140篇,体现稳定的学术产出。高端人才梯队稳健,现有教职工117人,其中博士66人、教授31人,博士生导师30人、硕导84人,汇聚包括“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等一批高层次人才,为学科建设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聚焦使命担当,迈向更高目标
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化学科内涵建设,提升育人质量。未来,学部将聚焦国家语言文字发展战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融合语言学、文学、文献学等传统优势与新兴方向,积极拓展交叉融合方向,推动科研平台体系不断优化。当前,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将系统构建本硕博贯通、基础厚实、富有创新活力的人才培养体系,营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教学科研生态。学部将立足西北区位优势,服务国家战略与民族地区发展需求,努力建设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学术阵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