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月22日,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师生代表共30余人赴武威市凉州会盟纪念馆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实地探访历史遗迹、感悟团结基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度融合。
凉州会盟纪念馆以1247年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不远万里从西藏来到凉州,与蒙古汗国皇子阔端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盟”这一历史性事件为核心展陈内容,生动再现了西藏地方与中原王朝从政治认同到文化融合的关键历程。这一会盟,结束了西藏近四百多年的混乱局面,达成西藏归顺蒙古汗国的条件,自此,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行政管辖,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迈出关键一步,意义深远。

走进馆内,丰富的文物图片和详实的史料,带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段段生动的文字,生动再现了“凉州会盟”的全过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政治格局和文化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些展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时刻提醒着我们,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参观结束后,师生在纪念馆前合影留念。师生党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主题教育沉浸式学习,不仅深化了对“两个结合”“四个与共”的理解,更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我们将从自己做起,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用专业所学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