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中国语言文学学部举办的学术讲座“牛郎织女故事演变与穿针乞巧的性别分析”在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致美楼122举行。本次讲座由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焦杰主讲,由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多洛肯教授主讲,学部共60余人参加。

讲座中,焦杰教授以牛郎织女这一中国民间叙事经典为切入点,结合文献考据与性别理论,系统梳理了故事从先秦萌芽到明清定型的演变轨迹,深入剖析“穿针乞巧”习俗背后的文化性别建构。她指出,乞巧节作为古代女性特有的精神文化空间,既反映了男耕女织社会分工下的性别角色固化,也体现了女性通过仪式实践对命运的主动抗争与文化创造力,为理解传统社会性别关系提供了全新视角。最后,焦杰与现场师生展开互动交流,她结合当下非遗保护与文化创新实践,将传统习俗与现代女性发展需求相结合来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本次讲座从历史文化的维度更深刻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形成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不仅让学部学生了解到传统社会性别关系的演变,也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学术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学部致力持续开展此类文化学习与思想交流活动,培养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