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前身为1952年创建的西北民族学院司法系(后改为法律系),是全国民族院校中率先开设法学专业的院系之一。2004年6月由系改院,成立法学院。
学院现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于2014年被确定为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现有在校生700余名,已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办学层次较为完整的法学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通过引进和培养,已经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能够适应学科发展、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专任教师2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讲师8人、助教1人;专任教师中博士16人、在读博士3人。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1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出版各类专著12部,教材2部;在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被地市州级以上党政部门采纳研究报告10篇。
学院设有法律系、模拟法庭实验室、物证技术实验室、法律硕士教育中心、敦煌法文化研究中心、西部生态与土地资源法制研究中心等机构。
学院教师积极参加地方立法咨询、法治宣传工作,多名教师先后担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甘肃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和甘肃省法律咨询专家、法治甘肃智库专家、甘肃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省委政法委咨询专家及兰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兰州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和兰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社会职务。
学院遵循“夯实基础、突出专业、注重应用、兼顾特色”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在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甘肃省法官学院、张掖甘州区人民法院、兰州市榆中县人民检察院、兰州市榆中县人民法院、北京市炜衡(兰州)律师事务所、甘肃勇盛律师事务所、甘肃合睿律师事务所、北京德和衡(兰州)律师事务所、甘肃泽锐律师事务所、甘肃谦允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部门和组织建立了多个法学实习实践和法律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