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教育

西北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8) 硕士点简介

作者:祁全明     编辑:木巴拉克     校审:     审签:李积生     发布时间:2025-10-07     访问量:



一、学位点概况

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前身为1952年创建的西北民族学院司法系(后改为法律系),是全国民族院校中率先开设法学专业的院系之一。2004年6月由系改院,成立法学院。法学院于2009年获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在2014年确定为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共有专任导师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专任教师中博士6人、硕士3人。所有导师全部在外校获得学位,研究领域与专长无重叠,学缘结构合理。所有导师均具有法学专业教育背景,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编撰多部著作、教材等,5篇咨询报告被地厅级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和采纳,其中1篇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

本学位点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土地资源法治、西北地区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形成了代表性研究成果。具体如下:

(1)省部级以上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牧区草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研究》,2022年结项(鉴定良好);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我国天然气产业引入竞争法律机制研究》,2020年结项;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法律问题研究》,2021年结项。

(2)代表性著作:《生态文明视域下牧区草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中国天然气产业市场化法律规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中国碳排放权配额初始分配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9。

(3)代表性论文:《承包地征收的土地补偿费分配:现行模式检讨及规范构》《广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款在稀土案中的法律适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牧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状况调查》,《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二、研究方向

(一)环境法理论与实务

研究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管理法等,涉及环境权利、环境责任、环境司法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复试考试科目:民法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宪法学、法理学。

(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保障

研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法律制度,包括土地法、矿产资源法、水资源法、森林法、渔业法等。

复试考试科目:民法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宪法学、法理学。

(三)生态与能源法理论与实务

研究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制度。涉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政策、生态补偿、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领域,包括碳排放交易、低碳经济法律制度、可再生能源法等,探讨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法律规制。

复试考试科目:民法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宪法学、法理学。

上一条:西北民族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3) 硕士点简介 下一条: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