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管理学院2024级旅游管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200余名师生,在学院负责人马明辉,任课教师孙新、尚雯、付春燕带领下,走进甘肃省博物馆,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课外教学实践活动。本次课外实践涉及课程主要有《中国文化与旅游创意开发》《旅游接待业》《导游实务》《中国旅游地理》。
上午,师生沿“丝绸之路文明展”活动线一路西行——从马家窑彩陶到东罗马金币,从汉简《仪礼》到唐三彩,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地理等知识在展厅与展柜中“活”了起来:河西四郡的烽燧、祁连山口的驿站、黄河古渡的桥索,串起历史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点点轨迹。

下午,各专业学生调研小分队分头行动,在甘肃省博物馆内外,通过分组馆内实地讲解、现场考察、问卷发放及深度访谈等方式进行走访调研和资料搜集。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当旅游地理遇上文化创意,文物不再是玻璃柜里的展品,而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者;我们青年学子不仅要努力做‘博物馆+’的策划人,更要做共同体意识的传播者。”
下一步,旅游管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将持续把课堂搬进博物馆,有机融合教学与实践,在课外实践教学中感受繁荣千年的丝路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