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民委主办、教育部协办的第二届“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展示活动在中南民族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学院教师王硕、栗学钟分别荣获普通高校组一等奖、三等奖。这是我院教师在全国教育教学类展示活动中取得的又一佳绩。


王硕老师以“史前时期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的起源”为主题,以庙底沟花瓣纹为突破口,通过丰富的历史案例和扎实的史料支撑,由小见大地勾勒出了“文化上的中国”与“早期中华文化圈”的形成轨迹,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本质特征,有力论证了中华民族突出连续性的历史逻辑与现实映照。
栗学钟老师以“钱币里的多元一体:辽宋夏金何以内聚发展?”为主题,讲述了中华民族经济交往交流交融的事实。通过辽宋夏金各政权铸造的钱币、“宋钱币”流通四方的案例,生动诠释了钱币中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特点的道理。深刻阐释了各民族经济相依,是中华民族构建统一经济体的强大力量。
本次全国教学展示活动由来自全国525所高校的767名教师参加,经专家评审,最终有105名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教师进入现场展示。参赛教师紧扣《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充分体现交叉学科特点,以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史实史料、新颖的教学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鲜活的教学案例,为大家展示了一堂堂富有系统性、学理性、知识性的精彩课程。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工作,坚定不移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融入教育教学育人全过程。通过跨校集体备课、教学交流研讨、课程教学展示等形式,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截至目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获批教育部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研室获批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任课教师在各级各类课程教学竞赛中获奖十余项。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教材”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概论》金课建设,充分发挥《概论》课程教材育人导向和育人功能。培养更多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优秀学习者、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生动讲述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