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说X兰州:繁花尽头是初心
金城9月,秋意初染,“创新者说”如约而至,再度落地西北民族大学,与会教师齐聚一堂,相谈甚欢。
9月20下午,由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ILEAD)主办、西北民族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承办的“创新者说X兰州——以赛促教,共同成长”专题交流活动在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新村校区成功举办。
本次“创新者说”聚焦第十一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释赛、备赛,让参会教师体会到丰富的议题、精彩的内容、美味的茶歇、愉快的氛围,大家畅所欲言,分享教学故事,寻找教学共鸣,回望教学初心。

主持人李振华:介绍参赛规则、搭建交流平台
本次活动由“创新者说×兰州”召集人、西北民族大学李振华教授主持。活动汇聚了来自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河西学院、甘肃警察学院等高校的30余位教师参加。
主持人李振华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嘉宾阵容及讨论议题,并梳理了“创新者说”社群的全国布局情况及在兰州本地的发展历程。她热情地邀请老师加入城市召集人队伍,以壮大本地创新力量。还现场引导参会教师加入“创新者说兰州微信群”,为本地教师搭建起一个持续交流、互助成长的平台。
针对第十一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李振华教授全面解读了赛制、赛道与内涵,深入阐释了“通过教学创新,让学生受益”的大赛宗旨。她还特别向老师们介绍了第十一届大赛的三大独立参赛通道和五项单项挑战,帮助教师明确参赛方向。最后她鼓励与会老师积极参赛,将参赛经历作为教学反思和提升的重要契机,践行“以赛促教”。

兰州大学苏蕾:做好课程迭代,迎接智慧课程
来自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苏蕾副教授是首位分享嘉宾,她说自己拿出了“压箱底”的干货来分享,一个是当年参赛的汇报PPT,一个是她参加最新赛事的智慧课程PPT。苏蕾老师通过比较两个PPT,将“课程迭代”的观念呈现出来,让与会老师了解到教学内容需要根据教学思想进行持续优化。苏蕾老师还分享了她从一个智慧课程的反对者蜕变为犹豫不决者到深度践行者的故事,她指出要勇敢迎接人工智能的挑战,早一天迎接就能感受到技术赋能教学的优势,也能早一天让学生获益。苏蕾老师认为教学竞赛可以成为教学创新的抓手,用好这个抓手可以实现教学技能的全面提升,也可以借此打开进入教学共同体的大门,但教学竞赛不是唯一抓手,随着教学生命的成长,会出现新的抓手,这种成长带来的收获,会让教师的生命走向丰盈。

西北民族大学王艺涵:我踩过的“坑”希望你们避开
西北民族大学王艺涵老师对自己的参赛经历进行了反思与经验凝练。她坦诚,最初备赛时也曾陷入“盲目自信”,误以为教学受欢迎就意味着创新有力,却发现申报材料与大赛评审标准大相径庭。这之后,她才从“看热闹”转向“看门道”,把“观赛”作为“参赛”的最佳预习手段。王艺涵老师建议系统研读往届获奖项目的完整材料,重点关注“痛点捕捉—系统设计—证据链构建”的内在逻辑。
王艺涵老师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才是教学创新的灵魂所在,关键不在于教师“做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学会什么”“成长与否”。她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底,无论是自己的课堂还是参赛现场,都以有力呈现这一理念为要。王艺涵老师还分享了“STAR模型”应答策略和“TED式演讲”设计技巧,提醒教师保持谦逊开放的心态,将问答环节视为“加分项”,从容展现创新思考的深度与温度。最后,王老师祝福参赛老师,避开自己踩过的“坑”,更有底气地展现教学创新的力量。

兰州理工大学谭琳:产教融合举措及智慧课程建设
兰州理工大学谭琳老师以主讲的《有机化学》课程为例,深入分享了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创新举措,针对AI时代下的创新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谭琳老师详细介绍了课程的基本情况及教学定位,并重点阐述了课程创新与特色,包括重构教学内容以解决知识点碎片化问题,融入AI技术实施项目式教学,建立31个真实项目库,并推行“一导四合”教学策略(产品导向,结合科教融合、专创融合、多学科融合和政教企融合)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她还展示了智慧课程建设成果,如知识图谱、问题图谱、项目图谱和思政图谱的建设,并分享了以“科技自立自强+绿色责任”为主线的教学实施流程,通过具体案例如自愈合材料、柔性压感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展示了学生在产教融合课程中的收获。谭琳老师建议在AI时代教育应注重高阶能力培养,以解决问题为核心,通过产教融合促进反思提升。

西北民族大学贺媛:重视细节,切忌空泛
西北民族大学的贺媛副教授针对初次参加比赛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回答,例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如何准备这些材料,又有哪些注意事项等。她结合大连海事大学姚征老师和石家庄铁道大学张增强老师的参赛案例,对书面自述的框架和各部分内容,流程问题,时间节点等展开解答。贺老师认为可以把参赛视作一种工作梳理的方式,通过比赛,既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教学创新成果,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贺老师强调教学实施流程的详细解读要比空泛地描述创新点更为重要。贺老师鼓励参赛老师提出具体的教学问题,并就问题衍生出解决思路,再通过证据证明问题以得到很好地解决。最后,贺老师给大家两条中肯的建议:第一,相信自己;第二,真诚才最动人。

交流互动环节:教学故事里藏着初心
在茶歇环节以及交流分享结束后的互动中,“大家积极交流分享自己的创新困惑和教学故事。来自兰州交通大学的柴兰琴教授回忆了她多次参加教学竞赛的经历,她礼让后辈的故事也深深打动大家。来自甘肃农业大学的刘晓敏老师分享了深刻的教学哲思,以及她内求于心,通过自我成长赋能教学的故事。来自甘肃警察学院的王懂懂老师分享了她如何转变观念采集教学成果的故事。来自兰州财经大学的程瑞超老师分享了她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体验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的经历。李飞老师作为资深的音乐教师,透过西浦的比赛,看到了一群愿意对教学投入的老师,也激励他重新梳理自己的教学情怀。从这些分享中,大家都深刻地体会到每一个困惑,每一次创新,背后都是一颗热爱教学和学生的心。正是这样的初心,让老师们找到了共鸣和探讨的乐趣,也感受到“创新者说”作为城市教育共同体的吸引力。作为本次“创新者说”的承办方,西北民族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肖同梅老师感谢西浦对此次“创新者说”的大力支持,也欢迎各位老师把西北民族大学当成教学创新的“娘家”,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