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初试科目)
 
   考试科目代码:707         考试科目名称:区域国别综合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聚焦于对考生区域国别研究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为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广泛,具体涵盖全球范围内的大国研究、我国周边国家研究以及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研究等方面。
 
   二、考查目标
 
       1. 扎实掌握大国基本国情、发展中国家未来发展规划等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深入了解大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独特国情特征,以及发展中国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制定的战略规划。
 
       2. 具备针对大国战略走向及其对中国的意义、中国与周边国家互动产生的影响、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等相关问题的深度分析能力,能够从多维度、全方位视角剖析其中的复杂逻辑与潜在影响。
 
   三、参考书目
 
       赵可金,区域国别学。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年。
 
   
 
   
 
   
 
   附件3     
 
   西北民族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初试科目)
 
   考试科目代码:819          考试科目名称:区域国别概论
 
   一、考试性质
 
       本次考试为参照性水平考试,旨在全面考查考生对区域国别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范围广泛,涵盖区域国别学的基本概念、研究特点、主要理论以及常用研究方法等重要知识点。
 
   二、考查目标
 
       1.拥有扎实的区域国别理论知识储备,为深入理解和研究相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2. 具备丰富的特定国家与区域在政治、社会、经济、语言文化等多维度的背景知识,能够对相关问题展开全面且深入的分析。
 
   四、参考书目
 
       赵可金,区域国别学。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年。
 
   
 
   
 
   
 
   西北民族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复试科目)
 
   复试科目名称:中外文化交流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为参照性水平考试,旨在精准且全面地对考生在中外文化交流及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综合能力与知识储备进行深度考量。一方面,广泛覆盖中外文化交流的多维度理论知识,从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模式特点到关键事件等,让考生构建起系统而宏观的认知体系;另一方面,着重聚焦于实际场景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检验,要求考生凭借扎实的理论根基,灵活应对各类复杂的跨文化情境,有效化解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达成顺畅且高效的沟通效果。通过此次考试,能够为考生在该领域的能力水平提供客观、科学的评估参照。
 
   二、考查目标
 
       1.拥有丰富且扎实的中外文化交流理论知识储备,涵盖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发展模式、重要流派等多个层面,能够系统且全面地把握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在规律与关键要点。
 
       2.具备卓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在不同文化背景交织的实际场景中,灵活运用多元的沟通策略与技巧,敏锐感知并妥善处理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类问题,实现高效、顺畅且富有成效的跨文化交流与互动。
 
   三、参考书目
 
       何芳川、韩琦。文明、文化与文化交流。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21年。
 
   
 
   
 
   
 
   西北民族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加试科目1/2名称:通识外语写作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是否具备中外重要国情知识和运用相关外语进行写作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包括良好的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思辨能力以及外语写作等综合运用能力。考生需用报考专业初试所选语种进行作答。
 
   二、考查目标
 
       1. 具备一定的中外区域国别知识。
 
       2. 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和扎实的外语写作能力。
 
   三、参考书目
 
       黑玉琴、黑玉芬、俞洪亮,通识英语写作。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2年。
 
       吴昊、黄婷婷,基础阿拉伯语写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8年。
 
       赵红、杜布阔娃, 俄语写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
 
   
 
   
 
   
 
   西北民族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加试科目2/2名称:中外交流史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是否具备中外交流相关理论知识和文献阅读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包括中外交流的历史、概况和取得的成就等。
 
   二、考查目标
 
       1. 具备一定的中外交流理论知识;
 
       2. 具备一定的中外文献研读能力。
 
   三、参考书目
 
       何芳川,一带一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下卷)。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