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概况

重点实验室概况

作者:管理员    编辑:管理员    审签:戴玉刚 何向真     校审: 发布时间:2023-05-17    

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6年9月批准,2009年12月通过建设期验收,批准挂牌,2023年3月30日更名为语言与文化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包括:多语种现代语音技术研究室、民族语/汉语远程教育技术研究室、民族数字图书馆技术研究室、民族语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室等四个研究室。经过多年的建设,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学术交流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实验室软硬件环境不断改善。同时,信息技术、数据科学日新月异,为了构筑我国人工智能的新优势,早在 2017 年 7 月国务院就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三步走的梯次战略目标,到 2030 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一系列的相关部署为我国成为 AI 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大数据、 AI 的深度研究营造了良好环境。

“语言与文化计算”属于新兴、交叉和有特色的学科,涉及语言文学、认知科学、计算科学、数据科学、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绘画艺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所属各学科方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面向国家语言文字安全、文化安全和数据安全等,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文社会科学深度融合,构建语言文化数字化标准、数字资源开放平台,发挥人工智能在多语言计算、多文字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环境等领域的“软性”支撑作用。“语言与文化计算”聚焦文化强国新时代党和国家战略,在语言智能、文化计算、社会与环境计算,以及计算核医学等方向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语言与文化计算”实验室服务多语言文字安全、社会与环境数据安全、文化安全、中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其应用,开展交叉融合的语言文字、文化、社会与环境等相关领域和方向,开展数字和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科学研究范式,旨在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