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活动
2025年前沿系列学术讲座——县政的表达空间与文学的缘饰功能
作者:丁万花      编辑:斯琴夫     校审: 审签:丁胜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10-17

2025年10月16日下午,“2025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前沿系列学术讲座”在文渊楼105开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德建应邀作题为“县政的表现空间与文学的缘饰功能”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多洛肯教授主持。

张德建教授首先围绕县政实践,分析了四种文体的表现空间:一是公文,它是实际治理中的客观呈现。但明中期后,由于多由手书代笔,公文难以真实反映实际。二是政书,它的编订具有可操作性。三是政纪,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也不能看到真实的县政情况。四是别集中相关文体,有歌功颂德的目的,距离真实县政治理很远。其次,张德建教授分析了现实政务在文学文体中的三重表达。一是理想化表达,以儒家民本思想为基调,强调“近民”“仁政”,但往往流于理想观念层面。二是意向式表达,根据现实需求选择性塑造官员形象,或突出爱民情怀,或迎合考核标准。三是现实表达,聚焦于具体的现实治理问题,但受限于文体规范,多以隐晦方式呈现。最后,张教授剖析了文学的缘饰和文学建构县政表达空间的方式。“缘饰”是文学的基本功能,通常体现为正统化的思想表达与虚化的描写方式,但这也遮蔽了现实,导致县政治理状况难以辨明。张教授还指出文学建构县政表达空间的六种方式,为两端化思维及表达,强调为令之难,整体的批评态势和对具体县政的赞美态度,强烈的吏治批判,对国家政策的调整建议,适上官与适小民之间的选择等。“缘饰”并非简单的真伪的问题,而是一种社会需求的产物,要以客观、严谨的态度观照这一现象。

本次讲座通过层层递进的剖析,不仅深化了与会者对“缘饰”问题的理解,更为探究明清文学提供了重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