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晚七点三十分,学院在合唱排练厅举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分享会,三支实践团队依次作分享报告,师生齐聚现场,共同回顾实践历程。
第一支实践团队“赤心探寻秦安小曲,红色征途筑梦同行”实践团由刘一芃老师带队,6名成员涵盖声乐、器乐、作曲专业,开展了为期6天的实践活动。团队根据秦安小曲为灵感创作的《陇上秦音·天水赋》,也是本次三下乡的创作成果之一。相关实践获秦安县政府、秦安融媒公众号等媒体报道。
赴会宁县教育关爱帮扶实践团由2位指导老师、8名学生组成,联合当地公益组织,深入会宁县4个村落,重点关怀4户困境家庭,同时服务周边村民。音乐专业成员发挥特长,以二胡伴奏与留守儿童同唱《小星星》,为老人表演节目;实践共开展3场音乐与体育互动活动,让困境群体精神生活更丰富,也让团队成员实现从“纸上谈兵”到“落地实践”的成长。
定西“助力乡村振兴,共绘美育华章”实践团由3名专业教师带队,16名研究生参与。实践期间,团队调研国家级非遗通渭小曲、省级非遗通渭脊兽,观摩经典曲目表演,与传承人深入交流,梳理非遗技艺特点与传承难题;开展5天美育教学,覆盖50余名儿童,用教具教唱民歌、设计音乐律动操;联合爱心企业、当地图书馆等捐赠超600件物资和图书;与西北工业大学开展共建活动,搭建跨校合作桥梁。活动产生19篇外宣作品,在中国教育网等16家主流媒体刊发,其中1篇文章浏览量超4万次。
分享会设置互动环节,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探讨。此次分享会展现了音乐学院学子以专业服务社会的担当,为更多同学参与“三下乡”实践提供参考,也为学院深化实践育人成果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