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工作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 正文

西北民族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作者:康铮铮    编辑:罗佳     校审: 审签: 白文宏      发布时间:2025-09-30    访问量:

                     

初试科目)

考试科目代码:713           考试科目名称:中外音乐史


一、考试性质

学术型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选拔性考试,属于我国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旨在选拔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音乐分析能力,并适应艺术行业和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中外音乐史是自远古至今在历史中人类创造的音乐。广义的研究领域是音乐形态的产生与衍变传承等规律的研究。狭义或重点研究音乐作品的创作、表演、传播及在实践中音乐理论、音乐本质、音乐规律的发现及凝练等。并且在专业知识的解析与重构中以史为鉴,做到密切联系实际,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转化为对艺术活动与实践的研究指导。

二、考查目标

  (一)中国音乐史

1.考查考生对中国音乐史发展脉络,知识结构构建及对音乐作品、音乐考古实证、音乐文献及音乐研究文献的历史文化解读。

2.考查考生对中国音乐产生发展衍变的历史发展规律的文化解读;

3.考查考生对历史现象解读中的时代价值及历史传承的文化解读;

(二)西方音乐史

1.考查考生全面掌握西方音乐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发展历史,主要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音乐、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巴洛克时期音乐、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到20世纪音乐的不同历史时期。

2.考查考生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进程、音乐体裁、音乐流派、主要流派代表性作曲家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征。

3.考查考生初步具备对音乐现象、音乐人物、作品、历史事件发生及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的能力。

三、参考书目

1.黄腾鹏.西方音乐史[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8.

2.黄炜.西方音乐简史[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22.

3.刘忠,薛松梅.中国音乐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

4.戴嘉枋主编《中国音乐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西北民族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初试科目)

考试科目代码:834         考试科目名称:和声与曲式分析

一、考试性质

曲式与和声是研究音乐作品结构与和声进行的重要方法与手段,是音乐创作、表演、研究领域的必修课程,也是高层次人才选拔的必考科目。该考试科目将综合评估考生在音乐分析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应用能力,并科学、全面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学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

  (一)运用四部和声写作技术为旋律或低音配写和声进行

  (二)运用和声知识分析音乐片段的和声功能与连接

  (三)运用音乐分析方法综合分析音乐作品片段

三、参考书目

1.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1.

2. 桑桐.和声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3. 姜之国.和声学教程[M].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3.

4. 樊祖荫.中国五声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

5.陈丹布、高为杰.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6.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2.


西北民族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复试科目)

复试科目名称: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一、考试性质

研究生招生复试科目作曲是为选拔具备作曲理论素养与创作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环节。本考试科目旨在考察考生对作曲技术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并具备和声、复调、配器技法等专业核心能力。本考试科目是在初试基础上,对考生专业能力、音乐原创能力及综合素养的全面检验,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

 (一)配器:考查配器专业知识及写作运用能力。

 (二)复调:考查复调专业知识及写作运用能力。

 (三)作曲:考查作曲专业技术相关综合能力。

三、参考书目

1.龚晓婷.复调音乐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9.

2.于苏贤.复调音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9.

3.阿德勒.配器法教程[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9.

4.陈丹布、高为杰.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5.朱晓谷.民族管弦乐队配器法[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20.


西北民族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复试科目)

复试科目名称:民族民间音乐与艺术概论

一、考试性质

研究生考试属于我国高层次人才选拔考试。民族民间音乐与艺术概论旨在全面介绍和探讨中国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及其艺术门类特征。本考试科目将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艺术学类音乐学学术硕士学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音乐学术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

 (一)民族民间音乐部分

1.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方法、文化属性以及民间歌曲、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等多个方面。考生需掌握这些音乐形式的历史发展脉络、艺术文化特征、典型代表作品等,并具备能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进行详细分析与总结的能力。

2.能够运用专业术语和理论方法(如形态学分析、结构分析、风格分析等),对传统音乐的音响文本(乐谱、录音、录像)进行细致的分析解读,掌握音乐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特别是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能够将音乐作品或现象置于其产生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阐释,理解音乐形式背后的文化逻辑和审美观念。

 (二)艺术概论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艺术的观念,艺术的功能,艺术的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艺术类型,艺术的发展,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艺术批评,艺术的当代嬗变等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要求考生具备分析、思考能力,把艺术理论知识运用到艺术实践中,具备正确分析、鉴赏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的能力。


三、参考书目

1.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1.

2.陈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西北民族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复试科目)

复试科目名称:作曲


一、考试性质

研究生招生复试科目作曲是为选拔具备作曲理论素养与创作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环节。本考试科目旨在考察考生对作曲技术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并具备和声、复调、配器技法等专业核心能力。本考试科目是在初试基础上,对考生专业能力、音乐原创能力及综合素养的全面检验,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

 (一)配器:考查配器专业知识及写作运用能力。

 (二)复调:考查复调专业知识及写作运用能力。

 (三)作曲:考查作曲专业技术相关综合能力。

三、参考书目

1.龚晓婷.复调音乐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9.

2.于苏贤.复调音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9.

3.阿德勒.配器法教程[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9.

4.陈丹布、高为杰.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5.朱晓谷.民族管弦乐队配器法[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20.


西北民族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加试科目1/2名称:乐理

一、考试性质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选拔性考试。该考试是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是考生进入高校相关专业学习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本考试科目旨在考查考生对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考查目标

(一)乐音体系、律制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记谱法的掌握与使用。

(三)节拍与节奏基础知识的掌握,音值的正确组合。

(四)音程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识别调式中的音程、音程解决。

(五)和弦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识别调式中的和弦、和弦解决。

(六)西洋大小调式音阶的掌握及调式分析。

(七)中国传统民族调式音阶的掌握及调式分析。  

(八)调的关系、转调、移调与移调乐器理解与掌握。

(九)常用记号与音乐术语的理解与掌握。

三、参考书目

1.李重光 著《音乐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8.


西北民族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加试科目1/2名称:音乐学基础理论

一、考试性质

专业型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选拔性考试。本考试是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旨在评估考生进入硕士阶段前应具备的音乐学基础理论与学术能力。音乐学基础理论是音乐学学科核心基础课程,涵盖音乐学科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本考试通过系统考查,检验考生对音乐学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及学术潜力。                             

二、考查目标

(一)知识掌握:系统掌握音乐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及历史演进脉络。

(二)概念辨析:准确理解音乐学各领域代表性人物、经典事项及相关基础概念。

(三)应用分析:能运用音乐学理论方法对具体音乐事象进行逻辑阐释与分析。

  三、参考书目

1.王耀华 乔建中编著. 音乐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