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1 日,智慧课程研修班第四次活动在文津楼 101 教室圆满举行。学校特邀第三届教创赛国赛一等奖得主、青海大学吴玉帅副教授,带来 “数智化课程设计与实践案例分析” 专题讲座,40 余位教师齐聚一堂,共探教学创新之道。
吴老师以其荣获大奖的《水力学》课程为鲜活范例,深度解析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在知识重构环节,他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的桎梏,运用大数据分析学情,精准定位知识重难点,将晦涩难懂的水力学原理拆解重组,以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逻辑呈现。课程设计上,他大胆引入虚拟现实(VR)技术,构建沉浸式水利工程场景,让学生 “亲临” 江河堤坝,直观感受流体力学的实际应用,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教材更新方面,他整合数字资源,开发交互式电子教材,嵌入动态模拟、微课视频等多元内容,为学生打造立体化学习载体。在教学策略优化与方式创新上,吴老师同样亮点频出,他借助自建的课程目标达成分析系统,实时监测学生学习数据,实现个性化教学反馈;采用 “线上自主学习 + 线下深度研讨”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课堂从 “知识传授” 向 “能力培养” 转型。他还分享了通过项目式学习、小组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让抽象理论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谈及未来教学改革,吴老师提出前瞻性建议。他指出,应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利用好人工智能辅助教学,通过线上慕课、虚拟教研室等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跨校共享,打破地域与时间限制,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同时,他结合自身经历,坦诚分享教学改革中遭遇的技术难题、学生适应度挑战等困境,并毫无保留地传授解决策略,强调教师要以终身学习的姿态,紧跟技术发展潮流,持续提升教学能力。
这场干货满满的讲座让参训教师受益匪浅。多位教师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对课程建设的系统性、创新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将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将数智化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推动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此次智慧课程研修班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更为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